(0人评价)
2022年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单科《VIP通关班》
价格 ¥ 2680.00
该课程属于 2020健康管理师《VIP通关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临床医学问诊内容

1、患者的一般情况

2、主述

3、现病史

4、既往史

5、个人史和家族史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视、触、叩、听

实验室检查主要内容

1、血液学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验

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溶血的检验,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

2、体液和排泄物检验

对尿、粪和各种体液以及、

3、生化学检验

4、免疫学检验:

5、病原学检验

诊断学评价指标:

1、诊断灵敏度:指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胰淀粉酶--急性胰腺炎)

2、诊断特异性:指某项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它的数学式为所有非患者中获得真阴性结果的百分数

3、诊断准确度:指某项检验项目在使用中,所有检验结果中诊断准确结果的百分比

 

 

[展开全文]

临床专业学科的分类

1、安治疗手段

2、按治疗对象

3、按人体的系统或解剖部位

4、按病种

5、按诊断手段

1993年,成立全科医学

临床医学新专科:全科医学和家庭医学

临床医学主要特征特点:

1、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

2、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

3、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

4、临床学检验

临床医学发展趋势

1、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

2、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

3、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日趋密切

医学永远都是一门遗憾的科学

循证医学

定义: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核心内容: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循证医学的代表性成果,是大量“临床指南”的制定和实施

 

[展开全文]

1978年阿拉木图 首次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对基本卫生保健下的定义

四个方面、

[展开全文]

健康管理策略

1、生活方式管理

2、需求管理

3、疾病管理

4、灾难性病伤管理

5、残疾管理

6、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一、生活方式管理

特点:

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负责和作用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生活方式

健康行为改变四种主要技术

1、教育  2、激励  3、训练  4、营销

二、需求管理

概念:通过帮助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

影响需求的四种因素

1、患病率

2、感知到的需要  (是影响服务利用的最重要的因素)

3、消费者的选择偏好

4、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管理方法

1、24小时电话就诊和健康咨询

2、转诊服务

3、基于互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

4、健康课堂

5、服务预约等

三、疾病管理

概念: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病人沟通的系统,它强调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内容

1、人群识别

2、循证医学指导

3、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

4、病人自我管理教育

5、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

6、定期的报告和反馈

特点3个

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2、不以单个病例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四、灾难性病伤管理

特征

1、转诊及时

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3、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医疗服务需要

4、最大程度地帮助病人进行自我管理

5、尽可能使患者及其家人满意

五、残疾管理

目的: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

目标:

1、防止残疾恶化

2、注重功能性能力

3、设定实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

4、详细说明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

5、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

6、与病人和雇主进行有效沟通

7、有需要时要考虑复职情况

8、实行循环管理

 

造成多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

1、膳食不合理

2、身体活动不足

3、吸烟

2016年10月25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1、强调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2、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参与《纲要》

3、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基本卫生保健

首次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1978年WHO在阿拉木图召开

定义: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卫生保健服务

五个原则:

1、合理布局

2、社区参与

3、预防为主

4、适宜技术

5、综合利用

基本卫生保健工作的四个方面

1、促进健康

2、预防保健

3、合理治疗

3、社区康复

基本卫生保健特点

社会性、群众性、艰巨性、长期性

基本卫生保健意义

1、充分享有健康权

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提高人人健康水平

4、提高精神文明水平

 

 

[展开全文]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宏量营养素:需要量多,比重大;

微量营养素:相对较少,比重小;

常量元素:每日膳食需要量都在100mg以上。

微量元素:毫克和微克。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

属于必须必需的微量元素:氟;

[展开全文]

信息必须转变成讯息才能传播出去;

人际传播是广泛应用的基本传播形式;

大众传播的特点:职业性、公开、距离远、分散广泛、单项性;

具体的、量化的、可测量的:具体目标;

核心是教育人们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认知和技能,

huang jing

[展开全文]

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像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促进健康的基本内涵包含了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改变,以及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方面,并重视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潜能。

健康促进涉及5个方面:公共政策;

知识、信念和行为:知信行

自我效能理论:自己完成过某行为/他人间接的经验/口头劝说/情感激发;

行为改变阶段:

一、没有打算阶段:6个月内,明天考虑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打算阶段:处于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态;

三、在最近30天内,像亲朋好友宣布自己要改变

四、在6 个月内,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但是由于许多人的行动没有计划性,最终导致行动的失败;

五、维持阶段:改变行为已经达到6个月以上,人门已经取得行为转变的成果并加以巩固,防止复发;

六、终止阶段:人门不再受到诱惑,对行为改变的维持有高度自信心。

[展开全文]

临床分科

1.按治疗手段:药物治疗为主

2.治疗对象:妇产,儿科,老年等

3.人体系统或解剖部位:口腔,皮肤科等

4.按病种建立:结核病学,肿瘤学

5.诊断手段:超声诊断

1993年全科医学和家庭医学

主要特征:

1.临床研究和服务对象是人

2.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

3.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

4.临床医学检验

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

1.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

2.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

3.医学与高科技结合

循证医学: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核心内容: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是有益的,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目前,循证医学的代表性成果,是大量:临床指南‘的制定和实施。

 

[展开全文]

基本卫生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的起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卫生保健服务。

基本卫生保健原则:

1.合理布局

2.社区参与

3.预防为主

4.适宜技术

5.综合利用

四个方面:

1.促进健康

2.预防保健

3.合理治疗

4,社区康复

八个内容:

1.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

2.改善食品供应

3供应足够的安全卫生水

4.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

5.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6.预防和控制地方病

7.常见病和外伤的合理治疗

8.提供基本药物

基本卫生保健具有社会性/群众性/艰巨性/长期性等特点。

基本卫生保健的意义:

1.充分享有健康权

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提高人人健康水平

4.提高精神文明水平

[展开全文]

2014年底,我国心脑血管发病率居世界首位。

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及吸烟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

健康中国2030

1.强调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2.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参与

3.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会于2007年正式成立。

[展开全文]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

健康信息收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危险干预

从任何一个阶段实施干预都将产生明显的健康效果

生活方式管理:以个体为中心/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生活方式)

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教育(知信性)/激励(正面强化,反面强化,反促进)/训练/营销

 

2.需求管理:

1.理念:扮演积极作用效果更好

2.实质:控制医疗成本

3.目标:减少昂贵的,临床并非必需的医疗服务

4.手段:手术替代疗法,根治癌前病变

一 生活方式管理

二 .疾病管理:

强调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疾病管理必需包含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病人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以及定期的报告与反馈。

疾病管理的特点:

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2.不以单个病例和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四 灾难性病伤管理:

常见肿瘤,肾衰竭,严重外伤等

五 残疾管理

残疾管理的目的是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

造成残疾时间长短不同的原因包括医学因素和非医学因素。

 

 

 

 

[展开全文]

第一节

健康管理概念:以现在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全民啊的检测评估和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主体:医务工作者

客体: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人群。

两大支撑点:信息技术,金融保险

公众理念: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任务: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五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目的:既已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用。

特点: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和系统化

服务内容与工作流程:循证医学和循证公共卫生的标准和学术届已经公认的预防和控制指南及规范。

三步骤:了解/关心和评价/干预和促进

四部曲:健康体检是前提/健康风险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

 

[展开全文]

重点内容

一,内容

健康信息收集,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危险干预

收集,评估,干预

 

[展开全文]

健康管理的操作流程

1,健康体检是前提

2,健康风险评估是手段

3,健康干预是关键

3,健康促进是目的

 

[展开全文]

饱和 脂肪---猪 牛  羊肉  

不饱和脂肪-----精炼植物油 人造黄油  人造奶油  奶精  起酥油   植脂末  麦淇淋   代可可脂   人造酥油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老师

课程特色

视频(107)
文档(32)
下载资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