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策略
1、生活方式管理
2、需求管理
3、疾病管理
4、灾难性病伤管理
5、残疾管理
6、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一、生活方式管理
特点:
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负责和作用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生活方式
健康行为改变四种主要技术
1、教育 2、激励 3、训练 4、营销
二、需求管理
概念:通过帮助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
影响需求的四种因素
1、患病率
2、感知到的需要 (是影响服务利用的最重要的因素)
3、消费者的选择偏好
4、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管理方法
1、24小时电话就诊和健康咨询
2、转诊服务
3、基于互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
4、健康课堂
5、服务预约等
三、疾病管理
概念: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病人沟通的系统,它强调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内容
1、人群识别
2、循证医学指导
3、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
4、病人自我管理教育
5、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
6、定期的报告和反馈
特点3个
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2、不以单个病例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四、灾难性病伤管理
特征
1、转诊及时
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3、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医疗服务需要
4、最大程度地帮助病人进行自我管理
5、尽可能使患者及其家人满意
五、残疾管理
目的: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
目标:
1、防止残疾恶化
2、注重功能性能力
3、设定实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
4、详细说明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
5、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
6、与病人和雇主进行有效沟通
7、有需要时要考虑复职情况
8、实行循环管理
造成多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
1、膳食不合理
2、身体活动不足
3、吸烟
2016年10月25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1、强调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2、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参与《纲要》
3、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基本卫生保健
首次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1978年WHO在阿拉木图召开
定义: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卫生保健服务
五个原则:
1、合理布局
2、社区参与
3、预防为主
4、适宜技术
5、综合利用
基本卫生保健工作的四个方面
1、促进健康
2、预防保健
3、合理治疗
3、社区康复
基本卫生保健特点
社会性、群众性、艰巨性、长期性
基本卫生保健意义
1、充分享有健康权
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提高人人健康水平
4、提高精神文明水平
